你偏左還是偏右?大小政府不一樣
🔎 發想
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,很多新聞媒體對各個社會議題都有”左右派路線”的討論
尤其在同性婚姻LGBT、墮胎權、移民政策、全球化貿易等等議題
當時有很多名人站出來力挺象徵左派進步思想的賀錦麗,聲勢浩大
然而選舉結果出乎我的意料,是由思想完全相反的川普當選
引起了我對左派右派差異的興趣
在查詢了很多介紹影片後,我找到了邏輯很清晰的介紹,跟大家分享左右派的歷史脈絡

📚 左右派的歷史演進
➤ 1. 法國大革命起源(18世紀末)
「左右派」一詞最早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國民議會。當時,支持君主制與貴族的人坐在議會的右側,支持平民與改革派的人坐在左側。從此,「左派」與「右派」開始象徵不同的政治理念與社會態度。
右派代表:傳統、保守
左派代表:不合常規、改變、反傳統
每個時代對傳統的定義不一樣,所以對左右派的分類也不同
➤ 2. 18-19世紀
時代背景:宗教改革、啟蒙運動後影響、重視基本人權
公認的傳統是王權、教權、貴族特權、階層分化
左派主張追求自由、平等、革命
右派主張維護傳統王權、教權、貴族特權
民族主義,在維護傳統價值時,可歸類為守護傳統的右派;在弱小民族爭取自由獨立時,又可歸類為左派

➤ 3. 20世紀初
時代背景:個人主義在歐美盛行,成為社會的基本意識形態,繼續往左推進
公認的傳統可能是穩定的、保障自由的法律秩序,如:美國憲法、基督教傳統
左派主張爭取求自由、平等,包括社會主義者、自由主義者,都屬於反傳統的左派
右派主張維護傳統,包括民族主義、種族主義
因此主張民族主義的納粹是右派的極致,稱極右派
而在當時的共產主義和極致的社會主義畫上等號,是新潮的思想,稱極左派

➤ 4. 20世紀後期
時代背景:納粹和共產主義瓦解,基本人權成為普世價值,個人主義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
在個人主義當中劃分左右派,更重視自由,還是更重視平等?
左派更重視平等
右派更重視自由
每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不同
英國、美國是更重視自由的右派國家
法國、德國是更重視平等的左派國家
放到18世紀,其實這些國家都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左派
可以看出每個時代對左右派的定義不同

➤ 5. 當代觀點 21世紀
時代背景:社會思潮繼續往左推進,自由主義者變成傳統主義者
左派追求進步主義,包括民權運動、黑人運動,要求更多的平等
右派重視個人主義的傳統,相對左派被歸類為保守主義
這時的保守主義已經不是傳統的王權專制,反而是自由主義
左派為了追求平等,更傾向集體主義專制的大政府,由政府做更多的社會福利政策、財富重分配
右派更傾向個人主義的小政府,減少干預
這時,原本被歸類在極右的納粹,在現代反而是比較接近左派
而左右派在各個議題分類也越來越廣泛
同性婚姻LGBT、墮胎權、移民政策、全球化貿易等等
在各個議題都能區分支持傳統的右派,支持改革的左派

📌我覺得
左右派的分類是對議題看法的分類,不代表誰對誰錯,或是誰比較好
不是說進步主義的左派就比較高尚,個人主義的右派就比較差勁
人的思想會隨者社會、經濟、科技、環境的變更而變化,每個時期思慮的重點不同
就像人類發展童年期、青春期、壯年期、老年期等,有不同的思想
一個社會中有不同聲音的討論我覺得都很好
你認同嗎~
📌來討論
🧐 台灣社會目前是傾向左派還是右派路線呢?
🧐 社會議題(同婚、墮胎、移民、全球化、死刑存廢),你會怎麼分類呢?
🧐 有讓你出乎意料的左右路線嗎?
📢 延伸閱讀:大老二vs小老二 誰才是好老二?
📢 影片來源:17. 终极讨论:一图说明纳粹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,左右观念在历史上是如何演进的?老雷认为说希特勒属于左派是胡扯,有沒有道理?| 北美老劉Dr. Liu ResearchTIPS